主页 商会建设 商会联盟 新闻中心 合作企业 旅游资讯 民族团结 联系我们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财经新闻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 > 财经新闻
>> 商会简介
>> 会长风采
>> 商会章程
>> 会徽释义
>> 党建工作
>> 入会指南
>> 组织机构

河北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增收

     产业扶贫结出丰硕成果——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

  红彤彤的苹果、黄澄澄的梨、金灿灿的稻穗……秋日的燕赵大地,沃野生金,瓜果飘香,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。

 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,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。为摘“穷帽”拔“穷根”,我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,把培育脱贫产业摆在突出位置,实施了一批“造血式”扶贫项目。在这个收获的时节,产业扶贫也结出硕果。

  因地制宜

  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子

  张北德胜村,静谧安然。一家一户,独栋带院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俨然一幅田园诗画。

  走进村民徐海成家,二层小楼干净整洁。告别低矮逼仄的土坯房,徐海成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。

  2017年以来,德胜村建起了280个微型马铃薯大棚,以极低的价格返租给贫困户种植。最初,徐海成在村里承包了6个微型马铃薯大棚,马铃薯喜获丰收,他成功脱了贫。

  今年,徐海成发展生产的劲头更足了,在租种28个微型马铃薯大棚基础上,又种了40亩商品薯,家庭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。

  如今,德胜村种植微型薯的农户已有180户,马铃薯育种产业带富了德胜村。

  看着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蘑菇,平泉市碾子沟村村民徐海峰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他承包的4个大棚蘑菇已经收了四五茬儿,公司统一收购,销路根本不愁。

  近年来,碾子沟村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,通过“三零模式”实现了投入零成本、经营零风险、就业零距离,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800元增长到2019年的8560元,真正实现了稳定脱贫。

  近年来,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,强化产业培育,突出项目覆盖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子。

 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,我省调优产业布局,在黑龙港流域贫困片区以培育和发展强筋小麦、优质谷子、饲用玉米和食草畜牧业、蛋鸡、肉鸡等产业为主,燕山-太行山片区以设施蔬菜、中药材、食用菌、水果和肉牛、肉羊、肉驴等产业及采摘观光农业为主,坝上贫困片区以肉牛、肉羊、肉鸡、奶牛和脱毒种薯、杂粮杂豆等产业为主,引导贫困县发展优势扶贫产业,全省培育食用菌、中药材、马铃薯、肉牛等27类农业特色扶贫产业586个(次)。

  以科技农业、质量农业、绿色农业、品牌农业为引领,我省指导贫困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、市场相对稳定、获益相对较快的农业特色产业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贫困地区特色优势种养产业(蔬菜、畜牧、中药材、果品)占农业总产值的71%。

  “龙头”带动

  带贫覆盖面和带贫效益不断扩大

  高粱熟了红满天。眼下,正是阜城县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高粱收获的季节。

  “园区统一种、统一管、统一卖,我什么都不用管就挣了9000多元。”阜城县崔庙镇东高村67岁曹根瑞家里的6亩地,已经连续4年托管给阜星园区种植高粱,今年高粱的收购价格平均在每公斤2.4元,亩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,收益水平高于传统的玉米种植。

  高粱种植,“种红”了当地扶贫产业。

  从2016年开始,阜城县以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,推广高粱种植,精心选择了高产抗旱的酿酒专用糯高粱——冀酿2号,实行“小农户+大基地、小规模+大群体”的发展路子。

  目前,阜城高粱种植面积达10万亩,覆盖8个乡镇、200余个村、1.1万多农户。他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采用“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扶贫模式,根据每户高粱种植规模的大小,阜城县扶贫办在阜星园区以每户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扶贫资金入股,园区每年按照9%的比例分红,并优先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到园区就业,提升农户的收入。

 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、一头连着农户,是产业扶贫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,培育行业领军企业,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,对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产业扶贫中,我省加强产业带贫主体培育,扩大主体带贫覆盖面和带贫效益。加大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,今年贫困地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72家,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1家。加大对贫困县国家级、省级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项目的申报评选及资金支持,特别是向深度贫困县倾斜。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,贫困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92个,力争年底前每个贫困县至少培育1个以上联合体。推行“六位一体”“六统一分”新兴合作经营模式,引导带贫主体和贫困户依法形成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,实现贫困户与企业、金融、科技的有效联结。

  加大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力度,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。2019年,我省贫困地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2个,总投资369亿元,引进正大、中粮、益海嘉里等知名企业160家。今年共有13个贫困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,项目金额达159.64亿元。

  产业融合

  美了乡村、富了农民

  漫步在馆陶县寿东村街头,小溪流水潺潺,树木绿意盎然。青瓦白墙的农家院,造型各异的粮食画,饱含沧桑与乡愁的石碾、石磨、老井,一幅幅田园画卷生动地展现在眼前。

  难以想象,曾是冀南地区典型贫困村的寿东村,如今已蝶变为“中国十大最美乡村”之一。

  “2013年人均收入才2000多元,村里只有两家卖日用品和副食品的小门店。如今,我们村仅粮画体验坊、咖啡馆、微电影院等就有30多处,手工画经营户有40多家。”粮画小镇寿东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说。

  农民的丰收,不仅是农产品丰收,还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、丰富的乡村文化、留得住的乡愁。寿东村以土地入股方式吸引粮画企业入驻,建起集粮画创作、展示、体验、销售于一体的粮画基地,走出了一条产业、文化、生态高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路子。

  村庄变景区,农业变景观农业,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。寿东村的美丽蝶变是我省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。

  近年来,我省着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,拓宽增收渠道。指导贫困县、贫困村依托特色农业、农事景观、人文景观等资源,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康养健身、创意农业、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。引导休闲农业由基础型休闲服务向农业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升级,把休闲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、科普教育、健康养生养老、节庆活动、美丽乡村、民俗民居等融合发展,打造各具特色、内容丰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,增强了景点的吸引力,延长了农业产业链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

  我省还培育休闲农业品牌,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,打造生态优、环境美、产业强、机制好、农民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,加快形成环京津、环省会休闲农业度假圈。

  春华秋实。今年的农民丰收节,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(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)

 
上一篇:第十三届中国·石家庄(正定)国际小商品博览会26日开幕
下一篇:增速高于全国!1至4月河北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32.9%
快捷导航
>> 商会简介
>> 会长风采
>> 商会章程
>> 会徽释义
>> 党建工作
>> 入会指南
>> 组织机构
热点新闻
前三季度河北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3.1%
前三季度河北工业生产平稳增长
河北现代服务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6085.2亿
石家庄上半年GDP增速领先全国主要城市
上半年河北生产总值19823.7亿元

河北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增收

     产业扶贫结出丰硕成果——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

  红彤彤的苹果、黄澄澄的梨、金灿灿的稻穗……秋日的燕赵大地,沃野生金,瓜果飘香,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。

 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,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。为摘“穷帽”拔“穷根”,我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,把培育脱贫产业摆在突出位置,实施了一批“造血式”扶贫项目。在这个收获的时节,产业扶贫也结出硕果。

  因地制宜

  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子

  张北德胜村,静谧安然。一家一户,独栋带院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俨然一幅田园诗画。

  走进村民徐海成家,二层小楼干净整洁。告别低矮逼仄的土坯房,徐海成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。

  2017年以来,德胜村建起了280个微型马铃薯大棚,以极低的价格返租给贫困户种植。最初,徐海成在村里承包了6个微型马铃薯大棚,马铃薯喜获丰收,他成功脱了贫。

  今年,徐海成发展生产的劲头更足了,在租种28个微型马铃薯大棚基础上,又种了40亩商品薯,家庭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。

  如今,德胜村种植微型薯的农户已有180户,马铃薯育种产业带富了德胜村。

  看着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蘑菇,平泉市碾子沟村村民徐海峰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他承包的4个大棚蘑菇已经收了四五茬儿,公司统一收购,销路根本不愁。

  近年来,碾子沟村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,通过“三零模式”实现了投入零成本、经营零风险、就业零距离,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800元增长到2019年的8560元,真正实现了稳定脱贫。

  近年来,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,强化产业培育,突出项目覆盖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精准选择产业扶贫路子。

 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,我省调优产业布局,在黑龙港流域贫困片区以培育和发展强筋小麦、优质谷子、饲用玉米和食草畜牧业、蛋鸡、肉鸡等产业为主,燕山-太行山片区以设施蔬菜、中药材、食用菌、水果和肉牛、肉羊、肉驴等产业及采摘观光农业为主,坝上贫困片区以肉牛、肉羊、肉鸡、奶牛和脱毒种薯、杂粮杂豆等产业为主,引导贫困县发展优势扶贫产业,全省培育食用菌、中药材、马铃薯、肉牛等27类农业特色扶贫产业586个(次)。

  以科技农业、质量农业、绿色农业、品牌农业为引领,我省指导贫困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贫困户参与度高、市场相对稳定、获益相对较快的农业特色产业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贫困地区特色优势种养产业(蔬菜、畜牧、中药材、果品)占农业总产值的71%。

  “龙头”带动

  带贫覆盖面和带贫效益不断扩大

  高粱熟了红满天。眼下,正是阜城县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高粱收获的季节。

  “园区统一种、统一管、统一卖,我什么都不用管就挣了9000多元。”阜城县崔庙镇东高村67岁曹根瑞家里的6亩地,已经连续4年托管给阜星园区种植高粱,今年高粱的收购价格平均在每公斤2.4元,亩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,收益水平高于传统的玉米种植。

  高粱种植,“种红”了当地扶贫产业。

  从2016年开始,阜城县以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,推广高粱种植,精心选择了高产抗旱的酿酒专用糯高粱——冀酿2号,实行“小农户+大基地、小规模+大群体”的发展路子。

  目前,阜城高粱种植面积达10万亩,覆盖8个乡镇、200余个村、1.1万多农户。他们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采用“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扶贫模式,根据每户高粱种植规模的大小,阜城县扶贫办在阜星园区以每户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扶贫资金入股,园区每年按照9%的比例分红,并优先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到园区就业,提升农户的收入。

 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、一头连着农户,是产业扶贫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做大做强龙头企业,培育行业领军企业,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,对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产业扶贫中,我省加强产业带贫主体培育,扩大主体带贫覆盖面和带贫效益。加大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,今年贫困地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72家,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1家。加大对贫困县国家级、省级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项目的申报评选及资金支持,特别是向深度贫困县倾斜。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,贫困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92个,力争年底前每个贫困县至少培育1个以上联合体。推行“六位一体”“六统一分”新兴合作经营模式,引导带贫主体和贫困户依法形成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,实现贫困户与企业、金融、科技的有效联结。

  加大贫困地区招商引资力度,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。2019年,我省贫困地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2个,总投资369亿元,引进正大、中粮、益海嘉里等知名企业160家。今年共有13个贫困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,项目金额达159.64亿元。

  产业融合

  美了乡村、富了农民

  漫步在馆陶县寿东村街头,小溪流水潺潺,树木绿意盎然。青瓦白墙的农家院,造型各异的粮食画,饱含沧桑与乡愁的石碾、石磨、老井,一幅幅田园画卷生动地展现在眼前。

  难以想象,曾是冀南地区典型贫困村的寿东村,如今已蝶变为“中国十大最美乡村”之一。

  “2013年人均收入才2000多元,村里只有两家卖日用品和副食品的小门店。如今,我们村仅粮画体验坊、咖啡馆、微电影院等就有30多处,手工画经营户有40多家。”粮画小镇寿东村党支部书记张付仁说。

  农民的丰收,不仅是农产品丰收,还要有宜居的生活环境、丰富的乡村文化、留得住的乡愁。寿东村以土地入股方式吸引粮画企业入驻,建起集粮画创作、展示、体验、销售于一体的粮画基地,走出了一条产业、文化、生态高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路子。

  村庄变景区,农业变景观农业,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。寿东村的美丽蝶变是我省产业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。

  近年来,我省着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,拓宽增收渠道。指导贫困县、贫困村依托特色农业、农事景观、人文景观等资源,发展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康养健身、创意农业、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。引导休闲农业由基础型休闲服务向农业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升级,把休闲农业与传统农耕文化、科普教育、健康养生养老、节庆活动、美丽乡村、民俗民居等融合发展,打造各具特色、内容丰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,增强了景点的吸引力,延长了农业产业链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。

  我省还培育休闲农业品牌,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,打造生态优、环境美、产业强、机制好、农民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,加快形成环京津、环省会休闲农业度假圈。

  春华秋实。今年的农民丰收节,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(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)

 
上一篇:第十三届中国·石家庄(正定)国际小商品博览会26日开幕
下一篇:增速高于全国!1至4月河北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32.9%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223号
电话:0311-86676562
邮箱:hbsxjsh@163.com

版权所有 河北省新疆商会 Copyright © 2014

备案号:冀ICP备15004056号-3  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74  技术支持:飞数科技